當江蘇 13 市球迷持發光助威棒喊 “為城而戰” 時,你以為僅是草根足球賽?錯!其背后是 “周邊經濟密碼”:從球衣到城市徽章,這些爆款用數據證明,球場經濟已延伸至球迷家里。
在球場周邊的眾多商品中,吉祥物玩偶總是最先吸引人們的目光。以蘇超為例,常州中華恐龍園借勢蘇超熱梗,推出“粉裙恐龍妹”玩偶,預售2小時訂單破300單,首批2萬個緊急加產!設計融合常州“輸球梗”與霸王龍元素,99元公仔成球迷情感代餐。
在 2024 中國網球公開賽和上海勞力士大師賽舉辦期間,各種贊助商品牌的定制周邊產品十分熱銷,其中就不乏毛絨玩具和吉祥物的身影。
球迷對盲盒的癡迷,早已超出了“玩具”的范疇,它融合了賽事情懷、身份認同和收藏投資等多重價值。從實體潮玩到數字藏品,公仔盲盒也形成了一套獨特的收藏生態。
徽章則以小巧精致的設計,將舉辦地特色與球隊元素巧妙融合。一枚小小的徽章,可能一面是城市的特色圖案,另一面則是球隊的隊徽,方便球迷別在背包、帽子上,隨時隨地展示對球隊和舉辦地的熱愛。
在周邊市場中,冰箱貼的銷售額占比也不容小覷,成為了足球賽事經濟周邊中穩定且持續增長的一部分。
當樂高式玩法撞上球賽熱血,新一代“建筑球迷”也正在崛起,迷你積木也成為賽事周邊經濟的搶手好物!
文創類周邊產品以其豐富的創意為球迷帶來新奇的體驗。開瓶器、手機支架、鑰匙扣、擺件等產品,設計靈感均來源于足球賽事。
一座城市的風骨與溫度,總能被匠心獨運的文創小品悄然收藏。那些融合了城市印記的八音盒、書簽等,不只是案頭的裝飾,更是“可帶走的城市靈魂”。
賽事周邊的創意生活用品,讓球迷們能夠將賽事的激情與活力延續到日常生活中。箱包、水杯等生活小物件,雖然看似普通,但當它們印上球隊標志、賽事吉祥物、賽事舉辦地特色時,就變得與眾不同。
對于真正熱愛足球運動的球迷來說,運動設備類周邊是他們的品質之選。毛巾、帽子、護具等專業裝備,不僅要求質量過硬,更要融入球隊與賽事的特色元素。
球衣作為球場上最直觀標識,在 2024 年歐洲杯期間,京東發布的數據顯示,自賽事開賽以來,德國隊球衣成交額環比增長200%。曾三次奪得歐洲杯冠軍的西班牙隊,C 羅領銜的葡萄牙隊球衣成交額環比同樣增長 200%。
隨著科技的發展,如今的球衣市場又涌現出了新的亮點 ——AR 球衣。球迷通過手機掃描 AR 球衣上的特定圖案,就能看到球員的動態形象、精彩進球瞬間,甚至能聽到球員的原聲問候,這種將虛擬與現實相結合的創新體驗,極大地提升了球迷的參與感與互動性。